“小欢‘芯’”导学・思政空间是bv1946伟德官网贯彻落实“三全育人”理念的重要实践平台。项目自获批以来,始终坚持以“四个结合”为建设原则:思政引领与学术创新结合、硬件改造与内涵建设结合、导师主导与学生参与结合、短期成效与长期规划结合。通过一年的建设实施,已初步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导学思政育人体系。
一、建设概况:规划落地,功能全面升级
项目严格按照申报计划推进实施,于2024年6-9月完成设计定稿、材料购置、装修配置及验收考核全流程建设。基于浦口科创广场7号楼505-2室现有条件,打造“导学文化区、研讨区、阅读区、休闲区”四大功能模块,实现硬件设施与育人内涵的深度融合。
导学文化区:以创意插画呈现“课题组20件美好小事”,累计展示师生科研协作、成果突破等场景案例38个,营造沉浸式导学文化氛围。
导学研讨区:配备灵感会议桌、交互式电子白板等设施,支撑学术讲座、课题研讨等活动开展,累计举办各类研讨活动56场,参与师生达1200余人次。
导学阅读区:陈列思想政治、专业教材等书籍1200余册,设立“共享书架”实现“以书易书”,累计完成书籍交换300余次。
导学休闲区:设置茶歇、手工等功能分区,成为师生放松交流的温馨空间,日均使用时长超6小时。
“小欢‘芯’”导学·思政空间
导学功能区
二、特色做法与成效:四大维度彰显育人成果
(一)思政引领:双组融合筑牢思想根基
组织模式创新:空间推行研究生党支部“双组融合”模式,以学术单元为基础设立党支部,在关键科研领域筑牢党组织堡垒,并选拔培育“双引领”党支部书记,锻造党员骨干先锋队伍。通过将党建工作与科研任务深度融合,充分发挥党员在科研攻关中的模范带头作用。
活动实效显著:围绕重要时间节点与理论热点,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:“五爱”主题教育通过播放院歌、观看校友祝福视频、组织领导交流分享,深化研究生对学院精神的理解;学院书记主讲主题党课,聚焦样板党支部创建与服务国家战略,强化党员党性修养;******邀请党支部书记以鲜活案例讲述党史,点燃学生爱国爱党热情。系列活动显著提升了研究生政治觉悟,涌现出一批主动参与红色文化宣传、志愿服务的优秀学生典型,有效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与引领力。活动覆盖研究生100余人次,打造“五微一体”微信平台,发布推文20余篇,阅读量超5000次,有效提升学生政治素养。
思政引领1
思政引领2
思政引领3
思政引领4
(二)导学共建:三级联动构建育人共同体
工作机制落地:“小欢‘芯’”导学·思政空间形成建立纵向“学院—学科—学术基本单元”三级联动、横向导师、德育导师、辅导员、朋辈等多主体参与的工作矩阵,促进学科与思政融合、校内外协同,实现信息及时传递、问题高效解决。明确各主体职责清单,召开联席会议8次,解决师生问题42项,提高了育人工作针对性与实效性。同时,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,积极倡导弘扬“尊师爱生好”“教学相长好”“同学互助好”“文化传创好”“团队发展好”的“五好”导学文化,推动德育共同体在学术基本单元落地生根。
育人网格形成:具体明确了学院、学科、学术单元职责,导师、德育导师、辅导员分工协作,形成高效育人网络。开展“导学思政下午茶”“我和我的导师”等活动45场,师生围坐交流学术、生活、人生规划等话题,轻松氛围促进深度沟通。如今,导学关系更加和谐,师生交流互动频繁,相互理解支持,形成良好互动氛围,促进教学相长。多主体协同发挥优势,整合资源,为研究生成长提供全方位支持。
导学思政活动1
导学思政活动2
(三)学风建设:典型引领激发学术活力
培养计划实施:小欢‘芯’”导学·思政空间以“做有引领的科研”为导向,挖掘“我为祖国做科研”案例,树立榜样激励学生。实施“学术新星培养计划”,资助20名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,提供各课题组进行成果分享、文献汇报、点评的平台,组织课题组成果分享会32场,促进学术交流与学科交叉。
创新能力提升:联合龙芯中科举办电路设计仿真大赛,吸引100余名研究生参赛,2项成果获省级奖项,发表高水平论文20篇,提高了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积极性,形成良好学术风气。多位研究生受到激励,主动参与科研项目,遇到难题时查阅资料、请教老师同学,在学术论文发表、科研项目参与、竞赛获奖等方面成绩突出,专业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,学院在近期校级评选中取得多项荣誉:南邮“芯”力量团队获第二届bv1946伟德官网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“十佳研究生团队”;刘小婷获第三届bv1946伟德官网研究生“德育之星”;林昊南获第二届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“十佳研究生”。此外,学院2人获提名奖:刘小婷获第二届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“十佳研究生”提名奖;林昊南获bv1946伟德官网第三届研究生“德育之星”提名奖;此次共1个集体、2名个人获奖,2人获提名,学院在德育引领、实践创新及励志育人方面的展现了突出成效。
校级荣誉
(四)学科支撑:产教融合服务国家战略
资源转化应用:小欢‘芯’导学·思政空间围绕集成电路学科“卡脖子”技术,组织产业师资开展针对性活动,将学科科研成果、实验平台等转化为育人资源,提升研究生实践与创新能力。建成2个校内外实践基地,转化实验平台资源4项,开展行业专家讲座6场,参与学生达600余人次。“芯”途职规团整合校企资源,紧扣“就业优先”战略,牵头创办简历设计大赛、模拟面试大赛等一系列比赛,通过高度还原“结构化面试”“压力面试”“技术答辩”三大实战场景,重点考察学生专业素养、抗压能力与创新思维。
实践能力提升:推进“实践+专业”“实践+科教”“实践+就业”的实践模式,举办多维度、分层次的就业招聘会(如行业专场、区域企业联招),组织研究生参与企业项目12项,解决产业技术问题8个,举办产教融合型招聘会14场,吸引45家战略合作企业参与,其中78%的岗位要求与bv1946伟德官网专业学科直接相关。毕业生就业对口率提升至96%,有效对接集成电路产业需求。研究生对学科前沿和产业需求了解加深,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更紧密。通过活动展示学科实力,吸引更多优质生源与合作机会,推动学科发展。
就业招聘会1
就业招聘会2
三、总结与展望
“小欢‘芯’”导学・思政空间建设严格落实申报规划,在党建引领、导学共建、学风建设、学科支撑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,初步实现思政教育与学术创新、硬件建设与内涵发展的有机统一。未来,空间将持续深化“双组融合”模式,拓展活动形式与内容;加强与企业、行业协会合作,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;优化空间智能化建设,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育人平台,为培养红专并进的集成电路领域拔尖人才提供更强支撑。
撰稿:梁雅洁、田发太;初审:张龙;编辑:田发太;审核:肖俊桂